8日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顯示,中國法院涉外民商事海事案件平均審理時間已縮短。
這份報告指出,2023年,中國法院著力提升涉外司法效能,審結涉外民商事案件2.4萬件、海事案件1.6萬件,同比分別增長3.6%、5.3%,平均審理時間縮短近10天。
最高法報告提到一個案例。某境外海域船舶碰撞案,多國享有管轄權,外國當事人選擇中國法院管轄並協(xié)議適用中國法,經(jīng)引入外輪所屬希臘船東保賠協(xié)會共同調(diào)解後全額履行。
這份報告還披露,2023年,中國法院審結商事仲裁司法審查案件1.6萬件,同比增長5%;加強仲裁監(jiān)督,裁定撤銷仲裁裁決552件,同比持平;裁定承認(認可)和執(zhí)行境外仲裁裁決69件,同比增長16.9%。
同日提請審議的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顯示,2023年,中國檢察機關依法辦理涉外刑事案件4243件、刑事司法協(xié)助案件220件,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合法權益。
談及2024年檢察工作安排,這份報告提出「加強涉外檢察工作,堅決捍衛(wèi)國家主權、安全、發(fā)展利益」「加強知識產(chǎn)權、金融證券、涉外法治等緊缺人才培養(yǎng)」等內(nèi)容。
「兩高」報告均提到司法國際交流合作。其中,最高法報告談及推動《北京船舶司法出售公約》開放簽署,這是首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聯(lián)合國國際海事公約。最高檢報告提出,發(fā)揮中國—東盟成員國檢察官交流培訓基地作用。(中新社記者 馬帥莎 張素)